简历,作为求职的关键桥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职业机会的获取。为进一步提升同学们的简历制作水平,加强我院学子的就业创业能力,我院于12月中旬启动了“言‘简’意赅,决胜千‘历’”简历制作大赛。
本次大赛共收到本科生作品12份、研究生作品49份,经过评委严格公正的评选,共有14名选手获奖,获奖名单如下:
获奖情况 |
本科生组 |
研究生组 |
一等奖 |
王莉华 |
张益佳 |
二等奖 |
邱一琳 |
韩文睿 |
钱坤 |
秦紫璇 |
|
三等奖 |
闫坤 |
李浩龙 |
李睿 |
冯世棨 |
|
李姿璇 |
关森元 |
|
高韵艺 |
冉隆皓 |
本次比赛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从事人力相关工作的三位院友担任专业评委,帮助梳理选手在制作简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给出有价值的建议。下面是评委老师向同学们分享的简历制作小贴士。
首先,在制作简历时要更看重综合素养,包括学生工作、项目经历、实习经历等各个方面,要全方位对自己进行介绍。其次,简历要尽可能地与意向的岗位相匹配。制作简历前,可以另起文档,将自己的经历与优势分类总结,制成专属的简历信息库,在向具体单位投递简历时,有选择性地从简历信息库里提取重点信息,优化表达。
在自我评价和奖项展示上,要提炼个人特色,不要提及缺点。将不同类型的奖项分类集中阐述,把更多版面留给经历描述。
在个人经历展示上,要细化、量化个人工作成果,把经历由近及远呈现以突出个人现有价值,围绕应聘岗位的要求,“点”“面”结合叙述,重点写所处的角色和达成的结果,从而提升岗位匹配度。其中第一条经历尤为重要,会深刻影响HR对投递者的第一印象。重点内容如实习公司、岗位可以加粗体现,但也要关注版面整体和谐。对于项目经历,可以进一步说明所参加项目的学术地位、参与人员的范围等,体现项目的规模。同时简历中每一个部分的内容避免相互重复。
在论述意向职位的关键信息上,理清表述重点,按时间逻辑展开或总结归纳呈现。如应聘科研岗,可将科研经历适当展开,重点介绍论文与研究成果;如应聘其他常规岗位,建议进一步丰富实践经历,细化阐述所任角色、所获成果。
在排版上,不要过于紧凑、花哨,背景色可以用浅色调,建议字体和颜色不要超过3种,全文使用统一的符号样式、间距段落,以加强简历的整体性。可以加粗区分主次逻辑的文字,但尽可能不用红色突出重点。
另外,基础的学历信息、成绩排名要直观体现,地名要表述规范,内容详略得当、避免口语化,这些都是制作一份优秀简历的前提。可以减少“我”“本人”等字样,以减少口语感。专有名词切勿使用错误,以免影响自身专业形象。
简历制作完毕后,一定要尝试用各种软件打开,每一次投递机会都值得候选人珍惜,如若文件无法打开,HR不一定有足够耐心寻回投递者。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次大赛部分获奖选手的简历吧!
本科生组
01
评语:该简历清晰地把自己的特长和取得的成就展现了出来,如用了虚线分割线,针对重点内容,可以用字体加粗代替下划线。(建议把民社院改为学院全称,避免简历中出现缩写。)
02
评语:整体可以“点”“面”结合总结阐述,如在校经历可分为学业成绩、获奖情况、任职经历等3个方面,让人一下get到重点。如实习经历有可以量化的内容,可以适量增加。
研究生组
01
评语:结构清晰,实践经历和工作经历描述均有量化内容。算是很不错的简历范本。
02
社区管家岗位JD
评语:整体很不错,精准围绕JD展开,建议实践经历可由近及远呈现。
03
评语:结构较清晰,经历可再提炼总结,荣誉和技能可分开写。整体呈现不错,建议再归纳一下证书奖项,把获得奖项集中描述,把更多版面留给经历描述。
本次大赛不仅是一次技能的竞技,更是对自我职业规划的阶段性思考。在学习了评委的专业见解与选手的优秀作品后,相信同学们已对制作一份优秀的简历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希望同学们能以严谨的态度、稳重的风格、理性的思考和精准的表达,精心打磨自己的简历,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简历出彩,职业精彩,相信你的“梦中情职”正向你招手!
言“简”意赅,决胜千“历”
用心制作属于自己的简历
仔细打磨属于自己的特色
一历在手,优职我有
简历制胜职场,未来无限可能
来源|学生会学习交流部
文案|叶卓源
封面|钮胤森
排版|陈婉婷
校对|江皓沁 吴雨桐
初审|李硕洋
复审|康佳妮
终审|张肜肜